拜登(民主党)将德俄战略融合视为美国面临的最大威胁十大配资排行,同时将东大定位为主要竞争对手。
而特朗普的战略视角则有所不同,他认为实力相对衰弱且缺乏出海口的俄罗斯是制衡欧盟(法德主导的海陆复合体)和东亚海陆复合体挑战者的重要战略支点。
在特朗普看来,俄罗斯需要维持适度的实力——既不能过度削弱,更不能走向崩溃,这样才能有效牵制其他可能威胁美国海权霸权的地缘政治力量。
一、历史证据:正是俄罗斯的帮助,美国才登上世界海权霸主的宝座。
南北战争:沙俄舰队威慑英国(1863年)
1863年林肯政府与南方联盟打得难解难分时,英法暗中支持南方。
沙俄波罗的海舰队直抵纽约,太平洋舰队进驻旧金山,迫使英国放弃干预。
展开剩余81%这一行动促成1867年阿拉斯加交易——俄国为制衡英国,将战略要地“半卖半送”给美国。
一战教训:没有俄国,美国寸步难行
1917年美国参加一战,200万大军登陆欧洲,阵亡5.3万人,伤20多万,向英法借款达100亿美元(2000年2000亿美元),最后却因英法排挤在巴黎和会一无所获,甚至连美国首倡的国联都没有参加。
威尔逊因此丢失大选,哀叹:
“若沙俄仍在,我们何至于此!”——失去陆权支点的海权国家,注定被欧陆拒之门外。
此后孤立主义在美国占据上风,直到日本偷袭珍珠港惹发美国人的怒火。
二战:苏联2700万尸体为美国铺路。
一战后,美国扶植德国和苏联,牵制英法,使得两国实力迅速崛起。
1928-1938美国通过十年援建将苏联从农业国推至世界第二大工业国,这绝非意识形态让步,而是地缘利益驱动,苏联的崛起帮助美国先灭德国,后残英法。
战时美国还通过《租借法案》向苏联输送109亿美元物资(占苏联40%战时装备),换取苏联以2700万人死亡抗击纳粹。
美国用极小伤亡代价,拿下半个欧洲和全部德国精英(如冯·布劳恩)。
二战美国真正的策划者和组织者马歇尔坦言:“苏联是我们最珍贵的盟友。”
二、美国与俄罗斯地缘互补,是天然的盟友
俄罗斯的致命缺陷:缺乏不冻港,永远无法挑战美国海权。
美国的天然优势:孤悬海外,与俄无领土争端。
正如基辛格所言:“俄罗斯需要安全感,美国需要离岸平衡手。”
当德国(欧盟)试图联合俄罗斯整合欧亚资源时,拥有人口、科技创新能力、海洋传统、能源与全球海洋基地的欧洲是美国最强大的敌人——这正是拜登恐惧“德俄联盟”的根本原因。
三、美苏冷战前的战略交易:摧毁英法殖民帝国。
即便在意识形态对立时期,美苏仍默契完成三大任务:
肢解英法殖民体系(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,美苏联手逼英法撤军);
瓜分中间地带(比如1947年马歇尔与斯大林密谈划定东欧势力范围);
消化二战红利(美国拿走德国技术,苏联拿走东欧)。
矛盾仅限于利益分配,合作根基始终未变。
四、拜登和特朗普的战略分歧。
拜登团队将俄罗斯定为“头号敌人”,却忽视:若俄罗斯解体,俄罗斯的欧洲部分被法德主导的欧盟融合,加强版欧盟才是美国最强大的敌人。
德俄联盟=世界唯二的发达地区+足够人力资源+媲美美国的创新能力+俄罗斯资源=加强版的美国。
特朗普则认为“俄罗斯是制衡欧盟和东大的完美支点。”
五、美俄联盟对世界的影响
最大的海权与最大的陆权联合,意味着麦金德“世界岛”理论失效——因为海权帝国与欧亚大陆的腹心俄罗斯建立了联盟。
结语
从沙俄舰队保卫美国统一,到苏联红军帮助美国登上海权宝座。
历史一再证明没有温水良港的俄罗斯是美国最好的地缘盟友。
这是特朗普一再帮助陷入泥潭中的普京的最重要原因十大配资排行。
发布于:江西省美港通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